密度决定润度:猛犸牙芯料密度达1.93g/cm³,牙皮料仅1.75g/cm³(西伯利亚冻土层检测数据)。
盘玩表现:润度高的牙雕盘玩3个月即可形成均匀包浆,劣质料需1年以上且易开裂。
强光透光测试:用手机闪光灯照射横截面,真芯料透光呈柔润血红色,劣质料透光干涩发白。
唾液测试:吐唾液在表面,润度好的牙雕3秒内吸收,劣质料残留水渍。
重量对比:同尺寸芯料比皮料重15%-20%(如10cm³芯料重17g,皮料仅14.5g)。
蓝皮≠冰料:蓝皮猛犸牙仅占出土量的3%,但90%的“蓝皮”实为冻土料染色(俄罗斯雅库特政府数据)。
血牙≠芯料:强光透红的“血牙”多为冻土料,芯料因密度高反而透光更均匀。
警惕“惨白色”:天然猛犸牙无纯白色,漂白料表面泛蓝光(如图1)。
观察皮色过渡:真蓝皮由表及里渐变,假染色皮色僵硬无过渡。
嗅觉辅助:漂白料有化学残留异味,天然料仅存轻微冻土腥味。
蓝皮 | 3% | +200% |
咖啡色 | 12% | +50% |
白冰 | 15% | 0% |
牙纹分布规律:牙皮料纹理粗犷(夹角<60°),牙心料纹理稀疏甚至无纹(如图2)。
仿制品破绽:树脂仿品纹理呈规则平行线,骨粉压制料有“骨眼”(放大镜下可见黑斑)。
砂纸测试:用1200目砂纸打磨表面,真纹理随深度递减,假纹理表层即消失。
纵向观察:牙雕侧面纹理应呈波浪状,树脂仿品为僵直竖纹。
热针验证:加热后真纹理边缘毛细状,仿制品熔化后无纹理残留。
“满纹即好”是谎言:牙心料因密度高常无纹,商家以“满纹”推销的多为冻土料。
“人字纹”非独有:现代象牙纹理角度>115°,猛犸牙<90°,但牙心料纹理角度可能接近钝角。
等级标准混乱:
市场通用的“特级-四级”分类无科学依据,同一根牙不同部位可被标为多个等级。
俄罗斯雅库特政府2024年调研显示,商家对同一原料的等级标注差异达40%。
价格虚高陷阱:
标称“特级冰料”的手串售价可达8000元/串,实际成本不足500元(含漂白+染色)。
以次充好手段:
将冻土料染色冒充蓝皮冰料,或用牙根料拼接成“芯料”。
规避核心指标:
用等级转移消费者对润度、颜色、纹理的关注,掩盖原料缺陷。
第一步:看润度
优先选择强光透红、唾液秒吸的芯料,拒绝干涩发白的皮料。
第二步:辨颜色
选择淡黄或微蓝的自然过渡色,警惕刺眼纯白或僵硬染色。
第三步:验纹理
牙心料允许无纹,纹理越接近牙皮越需谨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