死去活来 象牙篾丝工艺的前世今生

2020-03-08 19:44:36 猛犸资讯 猛犸工厂

悟:『传·承』与「Tra·dition」中的精髓

微信号:qinglan336
添加微信好友, 获取更多信息
复制微信号

  

 

凡象牙齿之中,

悉是逐条纵攒于内,

用法煮软,

牙逐条抽出之,

柔韧如线,

以织为席。

——象牙篾丝技艺,出自祝京兆《野记》

 


象牙篾丝技艺是一门始见于《汉书》记载,雍正年间兴起又悄然失传的技艺。据叙述,汉武帝以象牙簟赐予李夫人(注:簟,席子)。而当时的象牙技术并未成熟,因此未有任何遗留至今的象牙制品。

 



 所谓象牙篾丝,即象牙齿中之物,用以煮软,将牙逐条抽出,柔韧如丝,可以编织为席等。用特殊技艺将象牙劈成厚薄均匀的丝状,并用特殊合成药水,将泡好的象牙劈丝,进行打磨,再编制成各种手工艺品。


 


 

篾丝技艺在清代广州象牙工艺中发展至鼎盛,堪称一绝。它首先将硕大而坚硬的象牙劈成篾子,再编缀成席、枕、座褥等凉爽宜人的夏季用品,以及编缀大小龟背纹或线纹等牙丝工艺品。由于用料贵、耗料大、工程复杂、劳民伤财,激起民愤。雍正二十年降旨严禁广州编制象牙,乾隆朝继之,牙席编制遂绝;然而牙丝编缀工艺仍代代相习,根据宫廷装饰陈设需要,设计制作用料较少的工艺品,如牙丝编织扇、牙丝编织灯笼、花篮、香薰等,象牙工匠师精心构思、精工细作,将编制与浮雕巧妙结合,形成一种前所未有的、独具特色的新型装饰风格。

“猛犸象牙”牙雕工艺品,会是下一个风口吗?

  



 

象牙质地细密坚韧,便于雕刻,并可染色,是名贵的制扇用料。北京故官博物院珍藏着一把以象牙篾丝编缀的雕花团扇,是清代乾隆年间广东官员进献宫廷的礼品。此扇呈蕉叶形,纵57.3cm,横34.1cm。扇面用洁白细润、宽不足1mm的极薄的象牙丝编成,均匀细密。扇面上镶有浅刻、浮雕和拨镂结合的染色牙刻菊、兰、佛手等花卉,布局严谨,色调稳重。扇边包镶玳瑁框,画珐琅彩绘花果纹柄把,上下嵌金星玻璃,棕竹柄梁,垂如意形铜镀金护,顶上镶有錾蝙蝠纹。柄梁上、中、下部分嵌有雕花玳瑁,卷云勾莲琥珀及雕夔龙嵌玳瑁护托。全扇突出了象牙丝细腻泽润的质感,庄重典雅,古色古香。

 



北京故官博物院珍藏象牙篾丝雕花团扇

 

浅刻技艺在象牙扇制作中的地位十分重要。象牙浅刻的刀具细小如针状。浅刻是以短促的点、线密集成块面,表现出类似素描样的艺术效果,层次丰富细腻;它以入刀的深浅轻重来反映物象的刚柔、厚薄、虚实、远近,表现力极强,刻制这种类似网纹印刷版的画面,需要具有相当高的素描水平和高超浅刻技术,美工师一丝不苟地精心制作才能完成。浅刻之后,还要按画面的特点分刷抹嵌深浅不同的墨色和其它色彩单纯的颜色,如赭石、朱砂、石绿等。象牙浅刻画面细腻耐看,与洁白滋润的象牙扇骨形成鲜明的对比,产生特有的美感。浅刻工艺在象牙扇制作中的运用,改变了以往象牙摺扇、象牙宫扇仅有细拉、雕刻,样式比较单调的状况,使象牙扇制作的工艺水平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。 

  




微刻技艺在象牙扇制作中也是常用的。微刻必须用特制的小刀,刀身稍粗,以便把握,刀刃尖端须极细极锋利。此种刻刀的钢材过刚者易折,过柔者易卷易钝,所以要刚柔适度才行。在象牙上微刻画面的小刀,又与刻字者大有区别:刻普通线条常用“四角宝剑刀”,刻树之老干多用两面开口的“平刀”,刻较粗大的撇竹、点苔必须用“斜刀”,烘染及皴纹则改用大小适度的钢针。象牙扇的镂刻可凭肉眼运刀,但微刻则必须用高倍数放大镜或高质量的显微镜才能进行。





虽然有资料记载象牙编织的技术已经失传,但是近年来被上海人、中国工艺美术大师陈海龙复原,他通过一些现代手段完成了这一创举。

首先,这是因为他复原了失传几百年的技艺。要把象牙劈成1毫米左右宽的篾丝,工序繁杂、艰难、高深。据陈海龙介绍,选料时要避开牙皮、牙芯等部位,通常一根象牙只有三分之二可使用。开片时,他自创“水刀”切割。劈丝时,尽量取长,短的则需要用“织补”手法融入整体。其次,他制作的象牙扇,圆形扇面上有舒展、纤薄的花瓣和叶子,还有两枚红色图章,增添了色韵。圆形扇面直径31.5厘米,扇子的穗儿长50厘米,材质都是象牙。其中,象牙篾丝扇面与上面牡丹花浮雕是以榫卯工艺,在温度和湿度都恰好的那一天,一口气拼装而成。部分牡丹花瓣几乎比纸还薄,十分透光。再者,他复原的方法是自己摸索出来的“创新办法”,而非“古法”。根据古书记载的方法行不通,他便找到在化工院工作的姐夫,经过科学方法研究,辟出一条新路。结果,他成为目前国内唯一一个能制作出象牙篾丝的人。

 

 

徒奈何!曾经百花齐放的牙雕艺术流派如今几近凋零



热门文章
最近发表